文:楊劍
台灣80年代開始誕生許多新重量級的歌手,而突破性的創作也成為年輕歌迷最愛,除了昨天談及的“滾石”公司的效應外,另外就是當年打著“收藏好的聲音”口號,另一家唱片龍頭“飛碟”的推風助浪。
這家公司的老闆吳楚楚就是“滾石”創業專輯三人展的主唱歌手之一,自己當唱片公司老闆后與“滾石”力鬥十多年,而這良性的互動也促成華語歌曲市場的蓬勃發展!
“飛碟”的創業作為陶大偉的創作專輯《生龍活虎打衝鋒》,但后來真正轟動整個台灣音樂界,是讓蘇芮主唱了賣座電影《搭錯車》的所有插曲,而為流行樂史寫下不朽一頁。
全身黑衣的蘇芮以中性冷酷的形象,在搭好的鷹架背景與舞群前面唱著《一樣的月光》,其西式搖滾歌曲吶喊的表演方式在華人女歌手來說幾乎是第1人,也是台灣流行曲的一項重要突破,年輕人尤其大呼過癮。
而該電影原聲帶專輯除了她唱的七首歌外,其余都為電影音樂,不料卻讓在酒吧走唱多年而鬱鬱不得志的她,一夜之間成為巨星。
而裡頭的歌曲中,《酒矸倘賣嘸》固然是流行樂的經典作,其他的《請跟我來》、《變》、《把握》和《是否》都與過去的中文歌曲的風格迥然不同,能得到歌迷的熱捧,證明新一代的聽眾已不喜歡以前的流行曲模型,而中文歌曲已到了轉型換舵的時代。
“飛碟”因為蘇芮專輯的暢銷逐漸茁壯,和“滾石”已漸漸取代華語市場長期的霸主“歌林”,自此興起台灣歌壇的大變革。
往后就是羅大佑、齊豫和製作人李泰祥的再次聯手出擊,前衛新潮的“丘丘合唱團”出現,就以《就在今夜》登上流行曲榜冠軍寶座等等例子,這連串變化,正如滾雪球效應一樣,越滾越大,前輩歌手們面對威脅及被淘汰已是順理成章之事。
其實這個時期,鳳飛飛找到了愛的歸宿嫁到香港,冥冥中也避免被淘汰的厄運和尷尬,但這是時不我予而與她本身的唱功及舞台風采無關,需要以客觀和公平看待。
鳳飛飛十多年前復出舞台,定位已屬懷舊演唱會,始終能以最佳狀態出現,沒讓往日歌迷失望,也非常難得。她給大家留下了美好印象,灌錄過的不少好歌成為大家永恆的記憶,令人緬懷的原因也正在此。
轉載自http://www.chinapress.com.my